15世纪以来,以分析为主的精密的自然科学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存在隐患。恩格斯曾指出:“这种方法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他们看作运动的东西,而是看作静止的东西;不是看作本质上变化东西,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看作活的东西,而是看作死的东西。这种考察事物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段话同样适用于数学课程的发展。传统和形而上学的数学课程体系不突破,数学的发展就很难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这点早就被教育界许多专家所共识。在1956年由国际教育委员会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举行的公共教育国际会议上对中学数学教学就提出了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自己去发现数学关系和性质。
2、先让学生获得有关数学实体与数学关系的经验,然后才开始进入演泽推理阶段。
3、逐步地推广数学演泽建构。
4、让学生会自己提出问题,收集论据,自己进行探索并衡量所得的结果,等等。
我国针对现有中学数学考察的现状,也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改革,如xx中学试验教材的全面推广、浦东金桥杯数学知识应用竞赛等,都是这一举措的尝试。但要中学数学发展的步伐跟上社会的需求,则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在xx高中数学试验教材中,对计算机程序设计作了一些简单的介绍,这内容在中学计算机现行教学大纲中早就被远远地抛弃了。xx要成为经济、金融中心,有关经济方面必要的数学知识——概率、统计等未全面反映在教材当中。现行的试验教材仅仅着眼于数学学科的框框当中,跨学科的内容尚未触及;仅仅着眼于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当中,跨年级的内容涉及不多;仅仅着眼于学校范围内的教学内容,教学课题脱离生活。
要进行教材改革,光靠几种尝试是……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