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素材网提供各类范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德育素材网 > 办公资料 > 某县探索“高标准农田+扶贫”模式,拓宽贫困群众产业增收渠道

某县探索“高标准农田+扶贫”模式,拓宽贫困群众产业增收渠道

10-27 | 移动端:某县探索“高标准农田+扶贫”模式,拓宽贫困群众产业...
近年来,xxx县按照“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原则,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有效抓手,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努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与脱贫攻坚无缝对接,使农民和贫困户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2014年至今,共建成高标准农田10.5万亩,遍布全县19个乡镇,234个行政村。其中201x年,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总投资2.06亿元,其中涉及贫困户837户、2093人。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改善设施助脱贫。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来改善田、路、渠、山塘,优化贫困村基础设施,提高贫困户生产能力。建成后,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耕、物能运,农户再也不用担心洪涝、干旱、农产品运送等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耕作条件及农业搞风险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据统计,建成后,每亩可减少人工、机械及化肥农药成本150多元,同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预计亩均增收近300元。全县贫困户因高标准农田建设可直接产生效益123万元。
  二是土地流转助脱贫。为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程度,我县大力提倡农户在不改变耕地用途和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土地经营权流转,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降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田坎系数和田块零碎化程度,进而保障农业规模化、现代化作业和经营。高标准农田建成后,耕作条件得到了改善,种养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更愿意流转,据统计,未建高标准农田前土地流转率只有40-50%,建成后,流转率达到90%以上,田租由原来的300-400元/亩提高到550-650元/亩,从而增加了农民和贫困户的收人。全县贫困户因土地流转可直接增加效益92.5万元。
  三是调优结构助脱……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