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常怀感恩之心不负组织期许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时指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井人”。
一位哲人说过,“一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一个最有希望的民族”。
同样,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是一个真正能感到幸福的人。
人生在世应该学习的东西很多,但是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感恩,这是做人做事的基点。
一、常怀感恩之心,明感恩之理“感恩”,牛津字典定义为:“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增广贤文》写到:“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马无欺母之心”。
可以说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美好的道德情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是自我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
(一)感恩是传统美德的传承。
我们没有感恩节,但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从《诗经》里“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到《朱子家训》“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从《左传》里“衔环节草,以恩报德”到《弟子规》“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从《战国策》“人之有德与我,不可忘也”到《游子吟》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从《淮阴侯列传》“一饭千金”到《世说新语》“施炙得助”。
可以说在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感恩作为一种文明、一种品德代代相传,一件件感恩故事,无不是一朵朵闪闪的浪花,点缀了历史星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