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沉睡撂荒地” 厚植“振兴希望田”
一、突出“三个到位”,举全镇之力统筹推进
一是突出组织动员到位。将撂荒耕地整治作为当前全镇农业工作的“一号工程”抓紧抓实,构建班子成员包村、驻村干部包组、村社干部包人机制,镇与村、村与组、组与户签订《撂荒土地治理责任书》共计X余份,将X亩治理任务分解到村、细化到组、明确到人,确保镇、村、组三级干部人人都有责任田、个个都有任务表。二是突出氛围营造到位。建立了发放《XX镇撂荒地复垦倡议书》,开好群众坝坝会、村社党员大会,微信群建起来、小喇叭响起来、标语横幅挂起来的“一书两会三起来”宣传机制,共悬挂宣传标语30余幅、发放告知书X余张、深入农家X余户,多渠道、全天候宣传撂荒地治理优惠政策等,老百姓参与撂荒地治理的主动性显著提高。三是突出责任夯实到位。以作风教育整顿活动为契机,激励担当作为、惩戒推诿扯皮,对治理进度每天一调度、两日一通报,对通报排名倒数三名的村书记,执行第一次由分管领导进行约谈——第二次由主要领导进行约谈——第三次交镇纪委进行组织处理的机制,形成狠抓落实的高压态势,目前已约谈2名村支部书记。
二、突破“三个瓶颈”,以绣花之功精准施治
一是破解“种在哪”的底数瓶颈。对闲置、撂荒的土地开展“拉网式”摸排2轮次,逐村逐户摸清撂荒面积、弄清承包关系,逐地逐块厘清耕种现状、查清撂荒原因,把数字落实到地块、落实到人头,建立健全撂荒地信息台账,组织镇村干部随机核查,通过见人见地见位置,确保撂荒地治理“不落一户、不漏一地”,为分类施策打牢基础。二是破解“谁来种”的人力瓶颈。为确保应种尽种、应耕尽耕,解决家中无劳力、整户外……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