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国资国企系统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饮酒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中央通报的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10名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犹如一记重锤,敲响了我们全市国资国企系统的警钟。这起发生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的典型案例,性质极为严重,影响极为恶劣。我们必须深刻汲取教训,引以为戒。今天,我们召开此次全市国资国企系统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饮酒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会,就是要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全面整治违规饮酒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工作环境。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违规饮酒问题的严重危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违规饮酒看似小事小节,实则关乎党风政风,对国资国企系统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从思想根源上深刻认识其严重危害,才能在行动上坚决抵制。
(一)违规饮酒破坏党的纪律规矩。党的纪律规矩是多方面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违规饮酒,尤其是在工作期间、执行公务时饮酒,或者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饮酒,严重违反了党的纪律要求。国资国企系统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力量,理应带头遵守党的纪律。然而,违规饮酒行为却将纪律规矩抛诸脑后,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个人形象,更严重破坏了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纪律不严,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违规饮酒绝非小事,而是对党的纪律的公然挑战,必须坚决杜绝。
(二)违规饮酒损害国资国企形象。国资国企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承担着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社会关注,代表着国资国企的形象。违规饮酒行为一旦发生,很容易被外界放大,引发公众对国资国企系统的负面评价。这不仅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公信力,还会使党和政府的形象受到牵连。我们肩负着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大局的重任,必须时刻维护好国资国企的良好形象,以实际行动赢得社会的认可和信任。违规饮酒这种损害形象的行为,与我们的职责使命背道而驰,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三)违规饮酒滋生腐败风险。无数案例表明,违规饮酒往往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在觥筹交错之间,原则底线容易被突破,利益输送的空间悄然打开。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可能会利用饮酒的机会,拉拢腐蚀党员干部,为其谋取私利创造条件。对于国资国企系统而言,涉及大量的资源配置、项目审批、资金运作等关键环节,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腐败的泥潭。违规饮酒带来的不仅仅是个人行为的失范,更可能引发一系列腐败问题,给国家和企业造成巨大损失。我们要从源头上防范腐败风险,就必须坚决整治违规饮酒问题,筑牢廉洁防线。
二、全面排查国资国企系统违规饮酒问题的多发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了切实做好违规饮酒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我们必须全面排查国资国企系统中违规饮酒问题的多发环节,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